第41章 線索 陶姑娘很有可能是在京城
關燈
小
中
大
陶渺將木簪拿起來, 細看之下,更覺吃驚。無論是簪尾的桃花雕刻還是木身的紋路,幾乎與她手上那支一模一樣。
這世上真的可能會有這樣的巧合嗎?這支桃花簪又是誰的?
陶渺怔忪間, 並未察覺一雙玄青的緞面繡靴悄悄踏進來。
“誰在那兒!”
突如其來的低吼嚇得陶渺一個哆嗦,驚慌地轉過身,恰見一身著石青長袍的俊朗少年立在那裏, 蹙眉看向她。
在看清屋內女子的容顏時,聞朗驀地眸色微張, 面上的慍色消失地無影無蹤。
那女子轉頭間發簪上的流蘇搖擺不定,打在她的白凈小巧的耳上, 一雙水眸摻著幾分慌亂,如一頭受了驚的小鹿, 惹人憐惜。
她朱唇微張,無措地囁嚅半晌才道:“抱歉, 小女子並非有意闖入......”
陶渺忙放下手中的發簪,上前福了福:“小女子是林家三女林熙渺, 不意在院中迷了路,還望公子勿怪。”
聞朗呆呆地望著她,耳尖泛紅, 許久才回過神來,正待回禮, 門外慌慌忙忙跑進個婢女。
“林三姑娘,你怎在這,讓奴婢好.....見過世子。”
原是先前領著陶渺前去恭房的婢女。
世子!陶渺擡眸望去, 原來他便是安國公世子。
只是......
她雙眸微瞇,觀察了半晌,總覺得眼前這人有幾分面熟, 可按理說她應是頭一回見安國公世子才對。
“原是首輔大人家的林三姑娘,在下聞朗,失禮了。”
聽到這名兒,陶渺更是疑惑了,怎麽連名字都這般熟悉,可無論她怎麽想都想不起來,他倆到底在哪裏見過。
杵在這兒到底不是回事兒,陶渺道:“是小女子冒失了,小女子這便回花園去。”
她沖聞朗福了福身,隨那奴婢出了院子。
“方才那院子,是何人住的?怎一個伺候的下人都沒有?”行出一陣,陶渺忍不住問道。
奴婢答:“回三姑娘的話,那裏並無人住,聽聞從前是國公爺的妹妹,老國公爺的長女住的地方。”
倒不曾聽說安國公還有個妹妹......
陶渺還欲再問,卻聽身後一陣腳步聲,竟是聞朗不知不覺趕了上來。
“林三姑娘是要去詩會?”聞朗也不等她答,自顧自道,“正好,我也要去。”
陶渺淺笑著微微頷首,兩人並肩走著,也不說話,只一路回了花園。
後院眾貴女的目光再一次齊齊往陶渺投來,與之前不同,這一回,疑惑,震驚,鄙夷,嫉妒,各色眼神交雜,陶渺只覺被瞧得後腦發緊,脊背發麻。
她終是想起來,琳瑯同她說過,這次詩會是為著什麽目的!
也難怪她成為眾矢之的。
她忙與聞朗拉開些距離,可安國公夫人卻已笑意盈盈地步了過來,一雙柔和的眼將她和聞朗探究地看了個遍。
“母親。”聞朗喚道。
不待安國公夫人開口問,陶渺搶先解釋:“熙渺不意在府內迷了路,與世子偶遇,這才一同來了花園。”
方才陶渺記的詩,安國公夫人也遙遙地看見了,心下頓時對陶渺生了幾分喜歡,她牽起陶渺的手道:“三姑娘既對作詩沒什麽興趣,不如同我一道去一旁說說話。”
對陶渺來說當然好,她可不想再去那亭中,任她們眼高於頂的貴女消遣嘲弄,旋即應下,跟著安國公夫人去了其中一個棚下。
聞朗看著她們離開,站在原地留戀地望了半晌,才遲疑著去了九公主所在的涼亭。
安國公夫人是個健談的,但說話間又小心翼翼地避著令陶渺尷尬的一些話題,一炷香下來,陶渺也漸漸放下拘謹,能與安國公夫人說上兩句體己的話。
詩會過後,安國公夫人又領著眾貴女去殿中用了膳,膳後不久,才令眾人散去。
回林府的時候,陶渺自然是與林熙毓分坐兩輛馬車。
坐在車上,陶渺想起今日在安國公府看到的那支桃花簪,不由得問起青竹和琳瑯,“你們可知安國公有一個妹妹?”
青竹茫然,而琳瑯對京城之事則了解得更多一些,她答道:“倒是聽說過老安國公膝下膝下曾有一女,但不知是失蹤還是過世,如今已少有人提起了。”
失蹤?過世?
“那位安國公府的姑娘是幾歲沒的?”
琳瑯搖搖頭,“這......奴婢便不知了,不過既然少有人記得,想必是很小便沒了吧。”
陶渺想起,在天香樓時,秋娘曾與她說過,陶茗兒是四五歲教人給拐了的,而且陶茗兒還隱隱約約記得,家中屋子很大,而且有疼愛她的兄長和姨娘。
若陶茗兒真是安國公府的姑娘,那她口中的兄長便是如今的安國公,她口中的姨娘便是......
當今太後!
陶渺教自己這番大膽的猜想嚇得心猛然跳了跳,不會吧......
若真是如此,那陶茗兒當年緣何沒有認親呢?
陶渺頭疼地揉了揉眉心,看來,有些事她還得再去探查一番才行。
另一廂,東宮政華殿。
總管李霄手拿塵拂,低身領著一人穿過庭院,輕手輕腳地打起簾子,進了內殿。
墻角的紫金香爐中,香煙裊裊,隔著淡淡的煙霧,只見大紅酸枝雕花小榻之上,二人執棋相對而坐,溫潤精致的墨玉棋子,落在檀香木制作的棋盤上,發出清脆細微的聲響。
見太子顧勉劍眉緊蹙,李霄立在一側,大氣也不敢喘。
一炷香後,顧勉不甘心地投子認輸,面上不悅道:“皇陵四年,孤閑來無事便在努力精進棋藝,怎還是下不過你!”
韓奕言眼皮也不掀,淡淡來了一句,“許是天賦吧。”
瞧著他這一副自信而討厭的模樣,顧勉氣得不輕,收拾棋子道:“不行,定是你運氣好,孤就不信了,我們再來一局。”
“太子殿下。”從旁插進來一個溫和的聲兒,勸道,“您還是算了吧。”
顧勉擡眸望去,這才看到候在一側的沈箋,“沈先生,你何時來的?”
“來了有一會兒,運氣好,剛巧看到了這盤棋。”沈箋見韓奕言看來,微微頷首,算是打了招呼,“沒想到這麽多年不見,平陽侯的棋藝依舊是這般出神入化。”
韓奕言的神色清清冷冷,看不出喜怒,“不敢當,沈先生是當世第一的國手,本侯怎敢與沈先生相提並論。”
旁人不清楚,沈箋還不清楚嘛,世人都當他棋藝超凡絕倫,無人可敵,卻不知他沈箋始終將眼前這人視為他畢生的對手。
“侯爺自謙了。”他躬身道:“侯爺若有空,可否賞臉與沈某對上一局,五年前的那局棋可至今沒有分出勝負。”
五年前,沈箋曾偶然與韓奕言對過一局,可惜棋只下到一半,韓奕言便身受皇命,領兵赴疆。
韓奕言輕啜了一口茶,“好,等本侯有空,定與沈先生切磋一番。”
見韓奕言爽快地應下,沈箋心下歡悅,對他來說,棋逢對手,恰如酒逢知己。
顧勉聞言,滿頭霧水,問道:“你們倆何時瞞著孤偷偷下的棋?”
沈箋笑而不答,反問:“太子殿下今日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顧勉這才想起他的目的來,“前幾日,你不是同孤提起,在京郊桃林遇到一個棋藝不凡的女子,正在尋她嘛,孤同你玩笑,說要在宮中舉辦一次棋賽,幫你尋人,不曾想這事兒傳到太後耳中,她老人家竟是應下了。可棋賽的事,孤到底是不懂,這才召了你來。”
沈箋不解,“殿下的意思是......”
“你到底經驗豐富,此事便全權交托於你,時間便定在十日後吧。”見沈箋面露喜色,顧勉調侃道,“沈先生便如此急於尋找那個女子?到底是為了才還是為了色?”
“太子殿下玩笑了。”沈箋正經道,“不論男女,臣也只不過是愛惜人才罷了。”
顧勉知道,只要涉及圍棋之事,沈箋便容不得一點含糊,故不再打趣他,“也對,畢竟棋藝能越過林四姑娘去的,也是少有,指不定再難從世上找出一個。”
“那倒未必。”始終沈默不語的韓奕言突然道。
沈箋和顧勉不由得齊齊向他看去,沈箋試探地問:“難不成侯爺也曾遇到過棋藝比林四姑娘出眾的女子。”
哪止遇到過,她的棋還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是有那麽一人。”韓奕言道,“只怕她的天賦不在沈先生要尋的那女子之下。”
沈箋看著韓奕言語氣中的篤定,想起曾與那桃林女子下的一盤棋,總覺得未必,可還是笑道:“若真是如此,還望侯爺能將那人帶來,讓沈箋見識見識。”
韓奕言聞言眸色深了幾分,“好,若本侯尋到她,定將她帶來給沈先生見見。”
“你在尋人?還是一個女子?”顧勉似見到什麽驚奇的事,在他眼中,似韓奕言這般冷情冷性,淡漠寡欲之人,居然還會與女子有所牽扯,簡直是見了鬼。
“那女子芳齡幾何,家住何處,生得什麽模樣,若是需要,孤可幫你一起尋?”
看著顧勉雙眼泛光的樣子,韓奕言起身鞠了一禮,並不想滿足他的好奇心。
“臣還有要事,就不同太子殿下下棋了,臣先行告退。”
長袖一甩,韓奕言利落地折身而去,徒留身後的顧勉發出一聲惋惜。
自東宮回到平陽侯府,已有一人在院中等候他多時。
“主子,屬下親自去打探過了,小別村的村人確實不知道陶姑娘被接去了何處,不過......”元清跪地稟道,“屬下查到那些人默默將欺辱過陶姑娘的孫張氏和一屠夫交給了官府處置,與官府有所牽扯,似乎並非只是尋常的大戶人家。”
韓奕言眸色一凜,註意到元清話中提到的一詞,“欺辱過她?”
孫張氏他倒是知道,為何還有一個屠夫。
“屬下聽說,那孫張氏將陶姑娘打暈,意圖將她強嫁給一個暴虐成性的屠夫,不過幸好陶姑娘逃了出來,被她父親派來的人所救。”
韓奕言劍眉微蹙,是他疏忽了,她本就柔弱,還在村中無依無靠,當初他就應該留下一人保護她的才對。
元清悄悄擡眸,看向韓奕言,雙唇囁嚅,欲言又止。
韓奕言察覺,“有話就問。”
元清遲疑片刻道:“主子為何讓屬下瞞著元淩再去小別村打探一次?”
提及元淩,韓奕言眸色漆黑如墨,幽深似見不到底的深淵,他沈聲道:“那日,她說了多餘的話......”
而正是元淩那句多餘的“聽說陶姑娘走的時候很是高興”,一時間亂了他的心,竟讓他忘了理智地去細想,若陶渺的生父真對她好,不至於隔了十多年才接走她。
他頓了頓,又道:“也並未辦好我交代的事。”
元清無法反駁,確實如韓奕言所說,不知為何,那回元淩的確沒有查探清楚陶渺的消息。作為暗衛,若不盡心,只有一個下場。
“主子,看在元淩常年盡職盡職,出生入死為主子辦事的份上,求主子饒元淩一命。”元清懇求道。
韓奕言閉了閉眼,掩去眸中的陰鷙,聲音清冷而又絕情,“將她調去塞外吧。”
元清身子一僵,塞外地方,荒涼貧瘠,且不少蠻族聚居於此,殺機四伏,常年蟄伏在那裏,並不比死好受。
但韓奕言終歸是留了元淩一命。
元清垂眸,緩緩道:“多謝主子開恩。”
韓奕言將指節在桌面上扣了扣,語氣中藏著幾分不耐:“就沒有其他線索了嗎?”
元清知道,韓奕言問的依舊是陶渺的消息,他思索片刻,答:“有一線索,屬下還未查證過,只是聽小別村的人說,陶姑娘的母親孫玖娘回小別村前,曾在京城某戶人家做過婢女,故屬下猜想,陶姑娘的生父許是京城中人,陶姑娘很有可能是在京城......”
韓奕言端著茶盞的手一頓。
“派人仔細去查查,京城哪個大戶人家或是世家貴族,這兩個多月間突然多出一個年歲在十四五歲的姑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世上真的可能會有這樣的巧合嗎?這支桃花簪又是誰的?
陶渺怔忪間, 並未察覺一雙玄青的緞面繡靴悄悄踏進來。
“誰在那兒!”
突如其來的低吼嚇得陶渺一個哆嗦,驚慌地轉過身,恰見一身著石青長袍的俊朗少年立在那裏, 蹙眉看向她。
在看清屋內女子的容顏時,聞朗驀地眸色微張, 面上的慍色消失地無影無蹤。
那女子轉頭間發簪上的流蘇搖擺不定,打在她的白凈小巧的耳上, 一雙水眸摻著幾分慌亂,如一頭受了驚的小鹿, 惹人憐惜。
她朱唇微張,無措地囁嚅半晌才道:“抱歉, 小女子並非有意闖入......”
陶渺忙放下手中的發簪,上前福了福:“小女子是林家三女林熙渺, 不意在院中迷了路,還望公子勿怪。”
聞朗呆呆地望著她,耳尖泛紅, 許久才回過神來,正待回禮, 門外慌慌忙忙跑進個婢女。
“林三姑娘,你怎在這,讓奴婢好.....見過世子。”
原是先前領著陶渺前去恭房的婢女。
世子!陶渺擡眸望去, 原來他便是安國公世子。
只是......
她雙眸微瞇,觀察了半晌,總覺得眼前這人有幾分面熟, 可按理說她應是頭一回見安國公世子才對。
“原是首輔大人家的林三姑娘,在下聞朗,失禮了。”
聽到這名兒,陶渺更是疑惑了,怎麽連名字都這般熟悉,可無論她怎麽想都想不起來,他倆到底在哪裏見過。
杵在這兒到底不是回事兒,陶渺道:“是小女子冒失了,小女子這便回花園去。”
她沖聞朗福了福身,隨那奴婢出了院子。
“方才那院子,是何人住的?怎一個伺候的下人都沒有?”行出一陣,陶渺忍不住問道。
奴婢答:“回三姑娘的話,那裏並無人住,聽聞從前是國公爺的妹妹,老國公爺的長女住的地方。”
倒不曾聽說安國公還有個妹妹......
陶渺還欲再問,卻聽身後一陣腳步聲,竟是聞朗不知不覺趕了上來。
“林三姑娘是要去詩會?”聞朗也不等她答,自顧自道,“正好,我也要去。”
陶渺淺笑著微微頷首,兩人並肩走著,也不說話,只一路回了花園。
後院眾貴女的目光再一次齊齊往陶渺投來,與之前不同,這一回,疑惑,震驚,鄙夷,嫉妒,各色眼神交雜,陶渺只覺被瞧得後腦發緊,脊背發麻。
她終是想起來,琳瑯同她說過,這次詩會是為著什麽目的!
也難怪她成為眾矢之的。
她忙與聞朗拉開些距離,可安國公夫人卻已笑意盈盈地步了過來,一雙柔和的眼將她和聞朗探究地看了個遍。
“母親。”聞朗喚道。
不待安國公夫人開口問,陶渺搶先解釋:“熙渺不意在府內迷了路,與世子偶遇,這才一同來了花園。”
方才陶渺記的詩,安國公夫人也遙遙地看見了,心下頓時對陶渺生了幾分喜歡,她牽起陶渺的手道:“三姑娘既對作詩沒什麽興趣,不如同我一道去一旁說說話。”
對陶渺來說當然好,她可不想再去那亭中,任她們眼高於頂的貴女消遣嘲弄,旋即應下,跟著安國公夫人去了其中一個棚下。
聞朗看著她們離開,站在原地留戀地望了半晌,才遲疑著去了九公主所在的涼亭。
安國公夫人是個健談的,但說話間又小心翼翼地避著令陶渺尷尬的一些話題,一炷香下來,陶渺也漸漸放下拘謹,能與安國公夫人說上兩句體己的話。
詩會過後,安國公夫人又領著眾貴女去殿中用了膳,膳後不久,才令眾人散去。
回林府的時候,陶渺自然是與林熙毓分坐兩輛馬車。
坐在車上,陶渺想起今日在安國公府看到的那支桃花簪,不由得問起青竹和琳瑯,“你們可知安國公有一個妹妹?”
青竹茫然,而琳瑯對京城之事則了解得更多一些,她答道:“倒是聽說過老安國公膝下膝下曾有一女,但不知是失蹤還是過世,如今已少有人提起了。”
失蹤?過世?
“那位安國公府的姑娘是幾歲沒的?”
琳瑯搖搖頭,“這......奴婢便不知了,不過既然少有人記得,想必是很小便沒了吧。”
陶渺想起,在天香樓時,秋娘曾與她說過,陶茗兒是四五歲教人給拐了的,而且陶茗兒還隱隱約約記得,家中屋子很大,而且有疼愛她的兄長和姨娘。
若陶茗兒真是安國公府的姑娘,那她口中的兄長便是如今的安國公,她口中的姨娘便是......
當今太後!
陶渺教自己這番大膽的猜想嚇得心猛然跳了跳,不會吧......
若真是如此,那陶茗兒當年緣何沒有認親呢?
陶渺頭疼地揉了揉眉心,看來,有些事她還得再去探查一番才行。
另一廂,東宮政華殿。
總管李霄手拿塵拂,低身領著一人穿過庭院,輕手輕腳地打起簾子,進了內殿。
墻角的紫金香爐中,香煙裊裊,隔著淡淡的煙霧,只見大紅酸枝雕花小榻之上,二人執棋相對而坐,溫潤精致的墨玉棋子,落在檀香木制作的棋盤上,發出清脆細微的聲響。
見太子顧勉劍眉緊蹙,李霄立在一側,大氣也不敢喘。
一炷香後,顧勉不甘心地投子認輸,面上不悅道:“皇陵四年,孤閑來無事便在努力精進棋藝,怎還是下不過你!”
韓奕言眼皮也不掀,淡淡來了一句,“許是天賦吧。”
瞧著他這一副自信而討厭的模樣,顧勉氣得不輕,收拾棋子道:“不行,定是你運氣好,孤就不信了,我們再來一局。”
“太子殿下。”從旁插進來一個溫和的聲兒,勸道,“您還是算了吧。”
顧勉擡眸望去,這才看到候在一側的沈箋,“沈先生,你何時來的?”
“來了有一會兒,運氣好,剛巧看到了這盤棋。”沈箋見韓奕言看來,微微頷首,算是打了招呼,“沒想到這麽多年不見,平陽侯的棋藝依舊是這般出神入化。”
韓奕言的神色清清冷冷,看不出喜怒,“不敢當,沈先生是當世第一的國手,本侯怎敢與沈先生相提並論。”
旁人不清楚,沈箋還不清楚嘛,世人都當他棋藝超凡絕倫,無人可敵,卻不知他沈箋始終將眼前這人視為他畢生的對手。
“侯爺自謙了。”他躬身道:“侯爺若有空,可否賞臉與沈某對上一局,五年前的那局棋可至今沒有分出勝負。”
五年前,沈箋曾偶然與韓奕言對過一局,可惜棋只下到一半,韓奕言便身受皇命,領兵赴疆。
韓奕言輕啜了一口茶,“好,等本侯有空,定與沈先生切磋一番。”
見韓奕言爽快地應下,沈箋心下歡悅,對他來說,棋逢對手,恰如酒逢知己。
顧勉聞言,滿頭霧水,問道:“你們倆何時瞞著孤偷偷下的棋?”
沈箋笑而不答,反問:“太子殿下今日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顧勉這才想起他的目的來,“前幾日,你不是同孤提起,在京郊桃林遇到一個棋藝不凡的女子,正在尋她嘛,孤同你玩笑,說要在宮中舉辦一次棋賽,幫你尋人,不曾想這事兒傳到太後耳中,她老人家竟是應下了。可棋賽的事,孤到底是不懂,這才召了你來。”
沈箋不解,“殿下的意思是......”
“你到底經驗豐富,此事便全權交托於你,時間便定在十日後吧。”見沈箋面露喜色,顧勉調侃道,“沈先生便如此急於尋找那個女子?到底是為了才還是為了色?”
“太子殿下玩笑了。”沈箋正經道,“不論男女,臣也只不過是愛惜人才罷了。”
顧勉知道,只要涉及圍棋之事,沈箋便容不得一點含糊,故不再打趣他,“也對,畢竟棋藝能越過林四姑娘去的,也是少有,指不定再難從世上找出一個。”
“那倒未必。”始終沈默不語的韓奕言突然道。
沈箋和顧勉不由得齊齊向他看去,沈箋試探地問:“難不成侯爺也曾遇到過棋藝比林四姑娘出眾的女子。”
哪止遇到過,她的棋還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是有那麽一人。”韓奕言道,“只怕她的天賦不在沈先生要尋的那女子之下。”
沈箋看著韓奕言語氣中的篤定,想起曾與那桃林女子下的一盤棋,總覺得未必,可還是笑道:“若真是如此,還望侯爺能將那人帶來,讓沈箋見識見識。”
韓奕言聞言眸色深了幾分,“好,若本侯尋到她,定將她帶來給沈先生見見。”
“你在尋人?還是一個女子?”顧勉似見到什麽驚奇的事,在他眼中,似韓奕言這般冷情冷性,淡漠寡欲之人,居然還會與女子有所牽扯,簡直是見了鬼。
“那女子芳齡幾何,家住何處,生得什麽模樣,若是需要,孤可幫你一起尋?”
看著顧勉雙眼泛光的樣子,韓奕言起身鞠了一禮,並不想滿足他的好奇心。
“臣還有要事,就不同太子殿下下棋了,臣先行告退。”
長袖一甩,韓奕言利落地折身而去,徒留身後的顧勉發出一聲惋惜。
自東宮回到平陽侯府,已有一人在院中等候他多時。
“主子,屬下親自去打探過了,小別村的村人確實不知道陶姑娘被接去了何處,不過......”元清跪地稟道,“屬下查到那些人默默將欺辱過陶姑娘的孫張氏和一屠夫交給了官府處置,與官府有所牽扯,似乎並非只是尋常的大戶人家。”
韓奕言眸色一凜,註意到元清話中提到的一詞,“欺辱過她?”
孫張氏他倒是知道,為何還有一個屠夫。
“屬下聽說,那孫張氏將陶姑娘打暈,意圖將她強嫁給一個暴虐成性的屠夫,不過幸好陶姑娘逃了出來,被她父親派來的人所救。”
韓奕言劍眉微蹙,是他疏忽了,她本就柔弱,還在村中無依無靠,當初他就應該留下一人保護她的才對。
元清悄悄擡眸,看向韓奕言,雙唇囁嚅,欲言又止。
韓奕言察覺,“有話就問。”
元清遲疑片刻道:“主子為何讓屬下瞞著元淩再去小別村打探一次?”
提及元淩,韓奕言眸色漆黑如墨,幽深似見不到底的深淵,他沈聲道:“那日,她說了多餘的話......”
而正是元淩那句多餘的“聽說陶姑娘走的時候很是高興”,一時間亂了他的心,竟讓他忘了理智地去細想,若陶渺的生父真對她好,不至於隔了十多年才接走她。
他頓了頓,又道:“也並未辦好我交代的事。”
元清無法反駁,確實如韓奕言所說,不知為何,那回元淩的確沒有查探清楚陶渺的消息。作為暗衛,若不盡心,只有一個下場。
“主子,看在元淩常年盡職盡職,出生入死為主子辦事的份上,求主子饒元淩一命。”元清懇求道。
韓奕言閉了閉眼,掩去眸中的陰鷙,聲音清冷而又絕情,“將她調去塞外吧。”
元清身子一僵,塞外地方,荒涼貧瘠,且不少蠻族聚居於此,殺機四伏,常年蟄伏在那裏,並不比死好受。
但韓奕言終歸是留了元淩一命。
元清垂眸,緩緩道:“多謝主子開恩。”
韓奕言將指節在桌面上扣了扣,語氣中藏著幾分不耐:“就沒有其他線索了嗎?”
元清知道,韓奕言問的依舊是陶渺的消息,他思索片刻,答:“有一線索,屬下還未查證過,只是聽小別村的人說,陶姑娘的母親孫玖娘回小別村前,曾在京城某戶人家做過婢女,故屬下猜想,陶姑娘的生父許是京城中人,陶姑娘很有可能是在京城......”
韓奕言端著茶盞的手一頓。
“派人仔細去查查,京城哪個大戶人家或是世家貴族,這兩個多月間突然多出一個年歲在十四五歲的姑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